• 首页
  • 关于我们
    • 简介
    • 愿景使命
    • 科学委员会
    • 理事会
    • 机构理事
    • 青年理事会
    • 青创联盟
  • 未来科学大奖
  • 重要活动
    •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峰会
    • 理解未来科学讲座
    • 闭门耕
    • 未来·局
    • YOSIA Webinar
    • 病毒与人类健康-专题科普
    • 城市峰会
  • 未来资讯
    • 未来新闻
    • 媒体报道
    • AI+科学系列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媒体支持
    • 学术合作机构
    • 志愿者报名
    • 实习生报名
    • 全职工作
    • 联系我们
  • EN
  • Previous
  • Next
  1. 1
  2. 2
  • Previous
  • Next
  1. 1
  2. 2
最新资讯
未来新闻
媒体报道
AI+科学系列
年份:ALL
  • ALL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2020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张亭栋、王振义、卢柯、彭实戈获奖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9月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获奖名单。张亭栋、王振义凭借发现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摘得“生命科学奖”;卢柯因其开创性的发现和利用纳米孪晶结构及梯度纳米结构以实现铜金属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导电性,获得“物质科学奖”;彭实戈因其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中的开创性贡献,荣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未来新闻 2020-09-06
未来就在这里!2019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11月17日在京成功举办
11月17日下午,举世瞩目的2019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大饭店成功举行。现场,邵峰、王贻芳、陆锦标、王小云4位科学家获颁2019未来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的捐赠人、科学委员会委员、监督委员会主席、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的获奖者及家人、未来论坛的理事、机构理事、青年理事及青创联盟成员代表,未来科学大奖周Steering Committee及ProgramCommittee委员,往届获奖人代
未来新闻 2019-11-17
首个科学和艺术深度合作的展览开幕!“物演_科学观与艺术观”亮相
2019年11月17日,“物演_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览在中国大饭店开幕,展览由未来论坛和锡纯公益联合出品。 展览现场策展人、艺术家与等嘉宾合影本次展览由著名策展人顾振清策展,著名策展人黄笃担任顾问。卢煜明、薛其坤、潘建伟、许晨阳、马大为(以科学家荣获未来科学大奖的时间前后为序)五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科学家与陈文令、费俊、李晖、王度、杨千(以姓氏拼音排序)五位著名当代艺术家,一对一分组进行
未来新闻 2019-11-17
“物演_科学观与艺术观 ”主题展览将于11月举办
发布会现场部分嘉宾合影2019年9月7日下午,“物演_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览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望京·昆泰嘉瑞文化中心召开,本次展览由未来论坛和锡纯艺术教育公益基金会联合出品。未来论坛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担任主持“物演_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览邀请了著名策展人顾振清策展,著名策展人黄笃担任顾问,由卢煜明、薛其坤、潘建伟、许晨阳、马大为(以科学家荣获未来科学大奖的时间前后为序)五位未来科学大奖获奖科学家
未来新闻 2019-09-08
2019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邵峰、王贻芳、陆锦标、王小云获奖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于9月7日在北京公布2019年获奖名单。邵峰因其发现人体细胞内对病原菌内毒素LPS炎症反应的受体和执行蛋白的贡献摘得“生命科学奖”,王贻芳、陆锦标因其在实验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 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 特别是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性提供了可能的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王小云因其在密码学中的开创性贡献,她的创新性密码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
未来新闻 2019-09-07
未来论坛 | 李阳:中国芯片如何用创新技术突破性能、成本和专利壁垒?
作为一家可实现可重构多频多模射频前端技术并量产的芯片公司,慧智微电子创始人兼CEO李阳在2019未来论坛·南京峰会上的主题演讲主要围绕《5G推动射频芯片发展》展开。
未来新闻 2019-07-04
未来论坛 | 张焕麟:中国芯片怎样做才有长久竞争力?
2019未来论坛·南京峰会上,中芯聚源资本管理合伙人张焕麟发表了主题演讲《中国“芯”问题的思考》,他综合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给大家分享了中国的IC企业如何成为全球具有竞争力的集成电路公司。
未来新闻 2019-07-04
专访 | 郝景芳:我追逐的光,能够照亮更多的人
在2019未来青年论坛的跨界对话上,郝景芳围绕《科学与幻想在未来交汇》作了如下探讨: ①科幻作品首先应该当成文学或者艺术作品来看待,科学只是作为一个背景参考。 ②以自己的作品《北京折叠》为例,在不违背基本物理规律的基础上,更多的从艺术作品的逻辑上展开。 ③科幻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科学和艺术的交汇的地方,科幻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提出对于未来许许多多种可能性,每个人可以提出自己眼中的未来,自己想象未来的世界
未来新闻 2019-06-17
未来论坛 | 江颖:人类首次“看到”水的原子极限
你知道水的原子极限是什么吗? 水是生命之源,地球面积的71%是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丰富,同时也是人们最熟悉的物质,人们的日常离不开水,我们平时要补充大量的水分,人们的身体也需要水。 越是简单的东西,往往越难了解,而水就是这样,水或许在普通人眼里就是很熟悉,很简单的物质,但在科学家眼里,水却是人类最不了解的物质之一。
未来新闻 2019-06-14
未来论坛 | 科学和艺术碰撞,到底谁更脑洞大开?
但凡人能想象之事,必然有人能将其实现
未来新闻 2019-06-05
YOSIA Webinar | 当你在吃“人造肉”汉堡时,到底在吃什么?
近年来,再生医学领域涌现出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它的研究及应用范畴已经涉及到修复受损皮肤、骨骼、肌肉、器官等,更是当今生物医学界最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之一。
未来新闻 2019-05-06
第46期“理解未来”讲座:看科学家和艺术家如何向塑料污染宣战?
本期科学家演讲主题“关于聚乙烯废塑料降解的研究”,聚乙烯是产量最大的塑料产品(年产近亿吨),由于其化学惰性,被弃置后难以降解构成“白色垃圾”主要成份。
未来新闻 2019-04-03

  • «
  • 1
  • 2
  • 3
  • 4
  • 5
  • 6
  • »
版权所有©1998-2017 北京怀柔未来论坛科技发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21176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50203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