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简介
愿景使命
科学委员会
理事(荣誉)
机构理事(荣誉)
青年理事会(荣誉)
YOSIA
重要活动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峰会
理解未来科学讲座
闭门耕
未来·局
YOSIA Webinar
峰会&论坛
未来资讯
未来新闻
媒体报道
AI+科学系列
联系我们
合作支持
媒体支持
学术合作机构
志愿者报名
实习生报名
全职工作
联系我们
EN
Previous
Next
1
2
3
4
5
6
7
Previous
Next
1
2
3
4
5
6
7
最新资讯
未来新闻
媒体报道
AI+科学系列
年份:
ALL
ALL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未来新闻
2018-01-09
理解未来讲座邀请函 | 第三十七期:卫星导航发展简史——导航中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究竟什么是GPS,它为何如此神奇?与GPS齐名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你了解吗?
分享
未来新闻
2017-12-25
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办:科学传承 从未来开始
青少年就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中国强。10月28日,由未来论坛联合北京四中、北京中学、一起作业、科大讯飞通过层层选拔,选出了14位杰出青少年代表登上了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的舞台,他们怀揣科学梦想分别与2017未来科学大奖3位获奖人施一公、潘建伟、许晨阳展开了对话。
分享
媒体报道
2017-12-15
未来科学大奖得主的共同心声:庆幸“生活在这个大时代”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9日讯 (记者 徐惠喜)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10月29日在京举办,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奖金各为100万美元。未来科学大奖的三位获奖者在媒体见面会上,均不约而同地感谢这个大时代,称是时代造就了他们三位科学
分享
未来新闻
2017-12-15
未来科学大奖,让中国科学家走入世界科研舞台中央
0月29日晚,“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盛大召开。29日下午,2017未来论坛全体大会正式召开,未来论坛理事会轮值主席徐小平的致辞以及2016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James Fraser Stoddart的主旨演讲开启了大会的帷幕。众多科学家、学者、企业家集聚一趟,共同感受科学给与未来的力量。随着主持人的介绍,“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分享
媒体报道
2017-11-08
我最爱的还是数学(关注)
“我最爱的还是数学。”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许晨阳说。 “这话太太听了会不高兴吧?”有记者打趣道。 “她可能也同意。”许晨阳如此回应。 这是日前许晨阳接受记者们采访时的一个插曲。 不久前,凭借“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做出的极其深刻的贡献”,许晨阳荣获2017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在此次获奖的三位科学家中,他比施一公、潘建伟小很多,是唯一
分享
媒体报道
2017-11-08
2017未来论坛年会带你探秘暗物质、奇异系外行星
人民网北京10月28日电 (赵鹏、张萌)暗物质被比作“笼罩在二十一世纪物理学天空中的乌云”,找到并研究暗物质被认为将是继哥白尼日心说、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之后,人们认识宇宙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在今天举行的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上,李政道研究所资深学者、上海交通大学鸿文讲席教授、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季向东,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研究中心主任毛淑德,康奈尔大学
分享
媒体报道
2017-11-08
青少年对话2017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科学传承 从青少年开始
28日,由未来论坛联合北京四中、北京中学、一起作业、科大讯飞选拔出的14位青少年代表登上了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的舞台,他们分别与2017未来科学大奖3位获奖人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博雅讲席教授许晨阳展开精彩对话。
分享
媒体报道
2017-11-08
李开复:无人驾驶将打破人类对智能交通的阻碍
新华网北京10月29日电(刘丫)28日至29日,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办。期间,四十余位具有影响力的学者、企业家出席活动,并在未来论坛年会上奉献精彩演讲。首场论坛聚焦智能城市中的交通问题,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未来论坛理事李开复围绕无人驾驶发表了主题演讲。
分享
媒体报道
2017-11-08
未来科学大奖得主:科学应成为中国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10月29日,有中国“诺贝尔奖”之称的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京举办。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分享
媒体报道
2017-11-08
青少年对话未来大奖获奖者 三位获奖者激励青少年走上科学之路
“这么多年的研究当中,您觉得直觉对于您的研究有什么意义呢?”“爱这种情感跟量子力学的关系是什么呢?” 10月28日,14位杰出青少年代表登上了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的舞台,他们怀揣科学梦想分别与2017未来科学大奖3位获奖人施一公、潘建伟、许晨阳展开了对话。
分享
未来新闻
2017-10-19
|对话“未来科学家”| 未来小小科学家召集中!
十一刚过,一场“对话未来科学家”的活动在全国中小学生中热烈的进行着,学生们积极提交了对于未来的科学畅想以及想对科学家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围绕着数学、物理和生命科学展开,其中不乏专业知识和犀利问题。
分享
未来新闻
2017-10-19
|未来研讨会| 10月28-29日,不懂硬科技?未来论坛一次打包给你
硬科技是什么?李克强总理说:“硬科技就是比高科技还要高的技术。”北京时间10月5日0点,谷歌举办2017秋季新品发布会中,谷歌CEO皮查伊一直强调:真正解决问题要靠“人工智能+软件+硬件”(AI+Software+Hardware)的方法。与此同时,百度在硅谷设立第二个AI研发中心,也已投入使用。美国的社交巨头Facebook不甘落后,近日正在测试面部识别功能,今后用户只需看一眼就能打开Faceb
分享
«
2
3
4
5
6
7
8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