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郑倩|“世界巨眼”SKA开建一年多 中国科学家做了哪些努力?
媒体报道     2022.11.23     作者:谢履冰 曾杨希     来源:天目新闻

宇宙中的星系历经了怎样的演化?地外文明是否真的存在?自古以来,人类对浩瀚宇宙的好奇与探索从未停止。

从构想到开工历时30年,2021年7月,一项充满雄心壮志的天文设施开始建设。它就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quare Kilometre Array,简称SKA)——一个由多个国家参与建造和运行的超级大科学工程,又被称为“世界巨眼”。它的存在,有望帮助人类在宇宙起源、宇宙磁场起源、地外文明等前沿问题上取得革命性突破。

11月25日,在2022未来科学大奖周科学峰会期间,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郑倩将介绍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

目前,SKA的建设进程如何?作为SKA创始成员国之一,中国扮演了哪些角色?近日,《天目Tech+》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郑倩聊了聊。

01110338ecqg.jpg

SKA示意图 图片来自SKA官网

捕捉宇宙的第一缕曙光

从一片混沌到繁星闪烁,浩瀚宇宙是如何演化而成的?

将大量望远镜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覆盖面积达到一平方公里的“巨型望远镜”——SKA有望探寻到答案。

为了揭示宇宙演化史的奥秘,人类一直孜孜不倦地探寻着。捕捉宇宙的第一缕曙光,也就是研究宇宙第一代发光天体的产生和形成是SKA的主要科学目标之一。

SKA的台址分别位于澳大利亚、南非及南部非洲8国,整个阵列最大分布在3000公里的范围内,建成后有效接收面积高达1平方公里,灵敏度比目前最大的阵列射电望远镜提高了约100倍。

郑倩透露,在科学实验方面,SKA天线等望远镜器件正在实验室进行模拟、测试等工作,同时也在进行未来数据处理软件开发等相关工作。

SKA at daytime.jpg

SKA示意图 图片来自SKA官网

为实现科学目标做好准备

“实现SKA的科学目标,离不开完备的数据处理流程。”郑倩说,数据的处理,是SKA面临的其中一重挑战。

当SKA睁开巨眼看宇宙时,被它“一眼看尽”的宇宙信息量有多少?根据SKA官网数据,SKA天文台每年将归档300PB的数据。按照当前标准,这相当于大约50万台笔记本电脑一年的数据存储容量。

而射电望远镜产生的数据,必须经过校准、去除干扰信号等计算处理,才能形成科学上可用的数据。

建在中国新疆天山地区的21CMA阵列是我国的SKA探路者阵列,为我们积累了低频射电数据处理和其他相关技术的宝贵经验。同时,我们也通过广泛参与国际合作,积累相关技术和经验,为应对未来的SKA数据处理做准备。

以郑倩所在的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探测团队为例,她介绍,团队成员正在以21CMA和澳大利亚低频望远镜阵列MWA的观测数据为基础,搭建数据处理平台,为未来开展基于SKA数据的宇宙再电离探测做准备。

“随着SKA的建成,计算机、数据处理等技术的提升,探测到宇宙第一缕曙光的信号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郑倩说。

c8ea15ce36d3d539623faf4cdf8ce559342ab0d0.webp

2018年,SKA首台天线样机由中国研制成功。图片来自新华社

抓住中国射电天文发展的机遇

SKA的概念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作为SKA项目的创始国和成员国之一,在概念诞生伊始,中国便积极参与其中。

目前,中国已整合国内现有射电力量,逐步形成了宇宙黎明和再电离探测团队等科学团队,开展包括宇宙再电离探测和脉冲星搜寻等方向的研究。

对于天文学家个人而言,参与SKA的建设,是一场充满期待与未知的冒险。“人们总是对宇宙有着本能的向往,这项工作最吸引我的就是可以探索人类未知的问题,满足我们的好奇心。” 郑倩说。

由于团队计划搭建实验进行宇宙再电离信号全天总功率测量,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如调频广播等在低频射电波段造成的干扰,满足低频观测试验对宁静电磁环境的要求,郑倩团队会在人迹罕至的西部地区进行射电环境的测量。两年间,他们翻雪山、穿沙漠,克服困难,为下一步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对国家而言,参与SKA能助力国家科技发展,为中国射电天文取得国际领先科学发现创造难得的历史机遇。郑倩认为,SKA的建成与运行,离不开计算机、信息通讯等技术的支持,“单是在数据处理工作领域,由于它需要较大的存储、计算技术支撑,一定会带动超算平台、设施等的发展。”

“中国加入SKA项目,符合全球化发展的需求,能更好地锻炼我们的科学团队,同时也能带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郑倩说。


原文链接:https://tianmunews.com/news.html?id=71266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