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揭晓 浙籍科学家潘建伟获物质科学奖
媒体报道     2017.09.10     来源:浙江日报

9月9日,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公布2017年“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名单,施一公、潘建伟、许晨阳获奖,引发全国关注。

1895年,瑞典企业家诺贝尔在去世前一年写下遗嘱,以毕生财产成立诺贝尔奖。120年后,一群中国企业家萌生出同样想法。他们联手一批优秀华裔科学家,共同设立未来科学大奖,并在次年就结出成果。取名“未来”,寓意科学是种向未来的希望、具象未来的坐标、驱向未来的动力。

现场

致敬科学家与科学精神

9月9日,北京阳光正好。在望京昆泰酒店的一间会议室,有着“中国版诺贝尔奖”之称的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名单公布。

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每位获奖者将获得100万美元的奖励。

现场,每一个成果的宣读都引发阵阵掌声,这是对科学家的致敬,对中国人追求科学精神的致敬。

浙籍科学家潘建伟凭借其在量子光学技术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使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通信成为现实可能,使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施一公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上作出重大贡献,为治疗剪接体相关的人类疾病提供了结构框架。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许晨阳很年轻,他出生于1981年。他在代数几何学上作出了极其深刻的贡献,特别是在双有理几何与奇点及其对偶复形的拓扑结构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未来科技大奖的设立是国家科学事业进步的集中体现。现场电话连线中,施一公激动地形容这是一次“意料不到的鼓励和奖励”,他说:“我能获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对基础研究的连续投入,特别是研究手段的改变和科学仪器的发展,让我们近水楼台先得月。”

十八大以来,国家科学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许晨阳形容“这是做科学研究最好的时代”。他打算拿出一部分奖金,奖励科研表现突出的年轻人,鼓励年轻科学家不断创新。



历程

15位顶尖科学家护航

未来科学大奖的诞生带着纯粹和理想。清华大学法学院讲席教授、未来科学大奖监督委员会主席高西庆说:“设立这个大奖的初衷,是希望鼓励形成一个不急功近利的科学氛围,使年轻人耐住寂寞,静下心来搞科研,让几十年、几百年后中国的科学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2015年1月20日,未来论坛创立大会在北京举行。这一定位为中国唯一的商学跨界科学传播公益平台,由新盟总裁兼创始人武红,真格基金创始人、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金沙江创投董事长丁健等十余位企业家、投资人共同发起。大会结束时,未来论坛创始人、高翎资本创始人张磊正式发起成立未来科学大奖倡议。

未来科学大奖的背后,凝聚了15位顶尖华裔科学家的力量,包括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凝聚态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丁洪,从杭州走出去的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励建书等。他们组成了专业的科学委员会,保障科学大奖的专业性。

奖项创立的背后,也遇到过不少困难,但未来论坛的创始理事们却从未放弃。在模式上,国外大奖往往是建立母基金,通过投资获得回报用做奖金。不同的是,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了基金会,所有奖金由12位捐赠人分摊。目前三个单项奖,奖金各为100万美元,每个捐赠人出资25万美元。每个大奖、每个捐赠人都承诺捐赠10年,从而保障基金的可延续性。捐赠人几乎都是赫赫有名的创投公司和上市公司负责人,包括百度创始人李彦宏、网易创始人丁磊、北极光创投创始人邓锋等。

未来科学大奖对科学家而言,更是莫大的鼓舞。2016年9月19日,首届未来科学大奖公布。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获得“生命科学奖”,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获得“物质科学奖”。薛其坤表示:“获得未来科学大奖,为我的科学工作和团队注入了强大的新动力,我将继续加大马力奔向更高的高峰。”

意义

推动我国科学事业发展

在科学家眼中,未来科学大奖对推动我国科学事业发展将有着长久而深远的意义。

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投资界、工业界和科学界首次紧密联合的结果,已成为政府推动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补充。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认为,基础科学研究在中国还比较欠缺,设立这个大奖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推动基础科学发展。他说:“希望民间资本支持科学,这是国家长远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推动中国科学发展的事业中来。”

潘建伟说:“未来科学大奖的设立,对推广科普、传播科学,都有极大的贡献。”

薛其坤说,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一年以后,已经在国际上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对发扬中国的科学文化、营造崇尚科学的氛围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科学委员会委员、普林斯顿大学讲席教授李凯眼中,未来科学大奖的建立,能够鼓励年轻的科学家做一些有影响力和经过实践考验的工作,“这样中国就可以走在世界的前列。”

奖项的背后,是几十位未来论坛理事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中许多人拥有名校毕业的理工科背景:丁健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拥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信息科学硕士学位;陈恂曾就读于北大物理系并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沈南鹏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于耶鲁大学……对科学事业的敬意与追求,让他们凝聚到一起。

丁磊说:“希望未来科学大奖比诺贝尔奖更专注,并有机会超越国际上的其他奖项。”

徐小平对未来科学大奖有着乐观的畅想:“希望100年以后,人们会说,‘我们不要诺贝尔奖,我们要未来科学大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