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的寒冬已经到来?
未来新闻     2017.08.01

已经有10年,我们都没见到新的重要科技公司出现了。

硅谷,在众人的印象里是一块神奇之地,似乎一伙人在车库和宿舍里捣鼓一阵就能创造出改变世界的公司。20世纪70年代有苹果和微软,80年代有美国在线,90年代有亚马逊、雅虎和谷歌,21世纪又出了个脸书。

1501571147928823.jpg


然而从2010年开始,这阵热潮似乎渐渐退去。当然,人们仍然在前赴后继地创业。但最近的一家创业成功做大的公司是脸书,而那已经是13年前的事了。
 
直到去年,优步还看似是硅谷新贵中的一枝独秀,过去10年间成立的其他科技公司甚至都不能与之相比。可如今优步的CEO也颜面扫地地离职了,整个公司前途未卜。Airbnb,继优步之后估值最高的美国科创公司,也不过价值310亿美元,仅仅是脸书的7%。其他诸如Snap、Square和Slack这样的公司则根本排不上号。

1501571634279480.jpg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有次去硅谷时,我向数个CTO和初创公司投资人抛出了这个问题。

“回想90年代的谷歌和亚马逊,那感觉就像哥伦布和达伽马初次驶出葡萄牙一样。”
 硅谷公司SocialCapital投资人JayZaveri说道。

Zaveri称,早年的互联网先驱者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抓住了搜索、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这样利润丰厚的利基市场。当Pinterest和BlueApron这样的后来者崛起时,蛋糕已经被分掉大半了。
 
我从其他人那里听来的还不止如此。今天的科技巨头们对其他意图分得一杯羹者充满了戒备。巨头们要么在新兴市场中疯狂扩张,要么在竞争对手羽翼尚未丰满时便将其收购。有评论家认为,这些业界巨头们对控制和锁定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进行了强化,关闭了早期互联网公司进入大众市场的途径。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个过去曾经因变动而闻名的行业开始变得像传统的寡头垄断——由少数几家在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的大公司主导。
 
科技巨头频繁进行早期收购


硅谷里,人人都听说过如数字设备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太阳微系统公司(Sun Microsystems)、美国在线和雅虎这样一度风光无限的大公司的衰亡史。风投人Phin Barnes称,今天的科技巨头们早已认真研究过这些公司的失误,以保证自己不会重蹈覆辙。今天的科技巨头——脸书、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的管理团队“对于存在的风险有了深刻得多的理解”,Barnes说道。
 
对于脸书来说,第一个大考验是智能手机的推出。脸书最初是一个桌面网站,随着移动设备的兴起,脸书很容易就会像雅虎一样被打个措手不及。但扎克伯格认识到触摸屏移动设备的重要性,并敦促他的工程师将移动应用程序放在公司的首要位置。
 

1501571748900712.jpg


扎克伯格还疯狂地收购那些在移动设备上引来大量用户的公司。2012年,他就以10亿美元收购了还只有寥寥数名员工的Instagram。两年后,他又以1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通讯公司WhatsApp。
 
扎克伯格遵循的正是谷歌首创的模式。2006年,谷歌斥资16亿5000万美元收购YouTube,如今该网站已发展成为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最重要的是,谷歌在2005收购了一家鲜为人知的手机软件公司——安卓,为谷歌最终把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奠定了基础。
 
这些收购被证明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排名显示,WhatsApp和YouTube是继脸书之后互联网上的顶尖社交网络。如果不算中国网站的话,Instagram则是这张荣誉单上的下一个。如果这些公司保持独立,他们很容易成为谷歌和脸书的主要竞争对手。相反,他们却成为了谷歌和脸书帝国的一部分。


1501571800105220.png

 

图片源于网络


亚马逊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2009年,亚马逊买下了网上鞋店Zappos,第二年又买下了Quidsi,即颇受新晋为人父母者欢迎的网站Diapers.com背后的公司。
 
保持独立的科技公司处境艰难
 
并非所有的科技初创公司都会接受巨头们伸出的橄榄枝。例如Snapchat首席执行官Evan Spiegel就在2013年拒绝了扎克伯格30亿美元的收购,然后把公司改名为Snap并于2017年上了市。
 
对此,脸书以打造自己版本的Snapchat作为回应。去年,脸书旗下的Instagram推出了自己版本的Snapchat,并在六个月内坐拥了比Snapchat还多的粉丝。
 
Instagram还推出了Snapchat的一个滤镜,让人们在自拍上加上兔耳朵和狗耳朵。来自Instagram的竞争令Snap的股价下跌。


1501571868473385.jpg


Yelp首席执行官Jeremy Stoppelman拒绝了来自谷歌和雅虎的收购报价,在2012年将公司上市。对此,谷歌通过开发自己的本地评论服务做出回应。而在Stoppelman看来,谷歌利用其在搜索市场的主导地位进行了不公平竞争。
 
激烈竞争的威胁或许是独立创业公司出售自己的重要原因。Diapers.com背后的公司Quidsi最初拒绝了亚马逊的提议,而后者通过削减自己的尿片价格来作为回应。
 
现代的初创科技公司需要大量资金
 
雅虎、eBay、谷歌和脸书这样的经典互联网初创公司能够在短短几年内以少量资金投放市场,并实现盈利。
 
“马克·扎克伯格的脸书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普通人创建公司的压力被他只是把玩创意的轻松所取代了。”Floodgate公司的投资人Mike Maples说道。
 
当扎克伯格在2004创建脸书时,运营一个网站并不需要太多花费——即使是一个拥有数百万用户的网站。因此,扎克伯格能够迅速盈利。而随着脸书的持续增长,利润越来越丰厚,给公司提供了大量资金用于并购或新产品研发。
 
但近年来,情况就不一样了。
 
当投资人们意识到科技巨头的盈利能力能达到何种惊人的程度时,他们便想投入更多的资源来确保他们的初创公司能够成为市场主宰。讽刺的是,这使得任何人都很难达到盈利。
 
共享交通的市场正是如此。Uber和Lyft已经进行了多年的价格战,Uber为此已经花费了数十亿美元,而其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也已耗费了数亿美元。在食品供应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还有另一个变化:已有的科技公司正在越来越多地对初创公司所使用的接触用户的平台进行操控。
 
“脸书是这样成长起来的:‘给我你的邮箱地址,我会发邮件邀请你的朋友来脸书’,“Yelp的Stoppelman说道。“脸书在自己的平台上允许这样做吗?并不。他们说的是:‘安装一次就付4美元,我们将帮助你一次获得一个用户,并在这个过程中赚很多钱。’”
 
因此,虽然构建在线服务的技术成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便宜,但公司花费数百万美元做广告,以期在潜在用户面前展示自己的app或服务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都流向了谷歌和脸书。
 
创新的本质正在改变


所有这些批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要夸大它们。尽管现代创业公司面临种种挑战,但毫无疑问,一个拥有真正革命性的大众市场产品的初创公司还是会找到一种途径来吸引客户。我认为归根结底,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大型的新互联网公司出现,是因为建立大而有利可图的在线服务的机会有限。
 
几个月前,互联网上很多人都以吐槽Juicero为乐。Juicero是一家售卖天价榨汁机的公司。这种土豪专用品能获得投资似乎表明投资者正在努力开发具有更大市场吸引力的产品。


1501571924410855.jpg


Juicero无疑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即使最近的做主流产品的互联网初创公司如Snap、Square和Pinterest都不像苹果、亚马逊和谷歌早年那样富于革命性。

这种事以前也发生过。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半导体制造业掀起了创新狂潮。但最终,市场稳定下来,只有少数几家大公司——英特尔、三星、高通占据了市场。“硅谷”的创新并没有停止,它只是转移到了硅芯片以外的东西上。



1501571954274420.jpg


上世纪80年代,大企业如微软、Adobe和Intuit公司是为了给个人电脑制造软件应运而生。这些公司仍然收益颇丰-比如英特尔。今天的个人电脑软件初创公司已经没有多少生存空间可言了。

应用程序和在线服务也差不多到了同样的阶段。使用网络浏览器或智能手机,就只能做这么多事情。也许像谷歌、脸书和Snap这样的公司已经锁定了最重要的市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硅谷的创新就要停止了。但它可能与我们过去20年所看到的创新不同。
 
以特斯拉为例。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家典型的硅谷公司。它的总部在帕洛阿尔托,拥有一群程序员来设计从触摸屏界面到自动驾驶软件的一切。

1501571978183705.jpg

 

但在其他方面,特斯拉则代表着对硅谷标准的背离。苹果在中国生产iPhone,特斯拉却在加州的费利蒙运营奇汽车制造厂。Uber和Airbnb倡导共享,特斯拉却斥资数十亿美元造了一个电池厂。
 
因此,即使谷歌、脸书和亚马逊等公司继续主宰在线服务市场,也并不意味着它们能高枕无忧地保持技术创新的领先地位。相反,创新可能会转向截然不同的方向——例如电动汽车和货运无人机而不是智能手机应用。我们已经习惯于把硅谷、互联网和创新看作视为一谈,但下一轮创新或许和我们所司空见惯的大相径庭。
 
文章作者:TimothyB. Lee
文章来源:Vox
文章翻译:未来论坛 Uma

【未来论坛】
由中国时下深具影响力的一批互联网先行者、投资界成功者、科技业前沿者发起,并于2015年1月20日正式创立。未来论坛将网罗全球最新技术和有洞见的人, 进行跨界、跨地域、跨年龄的交流与互动。它提供了一个入口,一个平台,让人们在基础逻辑的普适认知下,去获得方向感,去感知影响力,去踏进一片净土,去得到思想的孵化。
 
【理解未来讲座简介】
理解未来讲座,是面向大众开放的公益科学讲座,每月一期,邀请有洞察力和前瞻性的创新科学家担任主讲嘉宾,并与相关行业知名人士及企业家跨界对话,以传播科学精神、启蒙科学思想。理解未来讲座形式不断创新,内容覆盖材料物理、量子物理、化学、数学、生命科学、医疗、科技、社会科学、人文等领域。


分享